专利摘要:
一種發泡材框架,用於顯示器結構中,發泡材框架包含底板與側壁。底板包含承載部與位於承載部至少一側之抑制部,其中抑制部之反射率小於承載部之反射率,承載部的面積至少等於顯示器結構之顯示區的面積。側壁直立於底板外緣。一種應用此發泡材框架之顯示器結構亦在此揭露。
公开号:TW201321839A
申请号:TW100142370
申请日:2011-11-18
公开日:2013-06-01
发明作者:Yuan-Yu Chien
申请人:Au Optronics Corp;
IPC主号:G09F9-00
专利说明:
發泡材框架及應用其之顯示器結構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器結構,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使用發泡材框架之顯示器結構。
平面顯示器中主要包含有背光模組、顯示面板、外框等組件。其中背光模組用以提供光源,藉以使顯示面板提供正常且亮度勻稱之影像。在背光模組中有多個光學片,例如導光板、擴散片與稜鏡片,用來使光源發出的光均勻地分佈於顯示面板上以提供影像。而外框包含金屬支架與塑膠框體,用以固定顯示面板以及背光模組。
然而,現今電子設備的發展趨勢為輕薄取向,平面顯示器的設計亦朝著輕量化、窄邊框的方向發展。因此,如何使平面顯示器輕薄化,並能維持平面顯示器的顯示品質,便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
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發泡材框架,用於顯示器結構中,以符合輕量化與窄邊框的訴求。
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提出一種發泡材框架,用於顯示器結構中,發泡材框架包含底板與側壁。底板包含承載部與位於承載部至少一側之抑制部,其中抑制部之反射率小於承載部之反射率,承載部的面積至少等於顯示器結構之顯示區的面積。側壁直立於底板外緣。抑制部之厚度小於承載部之厚度。抑制部與承載部之間的段差可為至少0.2公厘。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為一種顯示器結構,包含發泡材框架、導光板,以及顯示面板。發泡材框架包含底板與側壁。底板包含承載部與位於承載部至少一側之抑制部,其中抑制部之反射率小於承載部之反射率。側壁直立於底板外緣。導光板設置於承載部上。顯示面板設置於發泡材框架上,顯示面板具有顯示區,承載部的面積至少等於顯示區的面積。抑制部之厚度小於承載部之厚度。抑制部與承載部之間的段差可為至少0.2公厘。顯示器結構可更包含光源,光源設置於導光板一側,抑制部位於光源對側及/或光源相鄰兩側。導光板與抑制部之間具有空氣層。側壁具有支撐部,顯示面板設置在支撐部上。
使用發泡材框架取代傳統的鐵框及膠框,可以有效達到輕量化與窄邊框的要求,另藉由壓縮顯示區外緣之底板的厚度,使得抑制部的反射率小於承載部的反射率,以解決顯示區邊緣漏光的情形。
以下將以圖式及詳細說明清楚說明本發明之精神,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瞭解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後,當可由本發明所教示之技術,加以改變及修飾,其並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圍。
為追求平面顯示器輕量化與實現窄邊框的需求,現有一種採用發泡材作為背光模組框架的設計,藉此省略傳統的底框與塑膠材,達到平面顯示器薄型化的需求。然而,由於平面顯示器窄邊框以及薄型化的訴求,導光板與光學膜片的尺寸會與背光模組的框架近似,此外,由於省略了傳統膠框的部份,導光板上方不再有如膠框等遮光結構,因此,容易在顯示區的外緣出現漏光的情形,導致成品良率不佳。
參照第1圖,其為本發明之發泡材框架一實施例的剖面圖。發泡材框架100為應用在顯示器結構之中,發泡材框架100包含有底板110與側壁120。底板110包含承載部112以及位於承載部112至少一側的抑制部114。側壁120為直立且圍繞於底板110外緣。發泡材框架100為壓縮成形,底板110與側壁120為一體成型地製成。承載部112與抑制部114彼此相連。
同時參照第2圖,其為一種發泡材之厚度與反射率的關係圖。以同樣的發泡材為例,隨著發泡材厚度遞減,發泡材的反射率亦隨之降低。因此,發泡材框架100便透過改變發泡材的厚度,達到改變反射率的目的。
具體地說,承載部112為用以承載顯示器結構中之導光板等元件,承載部112的面積至少等於顯示器結構之顯示區的面積,為了防止顯示器結構在顯示區外緣因發泡材反射率過高而出現漏光的情形,抑制部114的反射率須小於承載部112的反射率,換言之,抑制部114的厚度h1小於承載部112的厚度h2。舉例而言,抑制部114與承載部112之間的段差g在0.2公厘以上,即可具有明顯改善漏光的功效。
參照第3圖,其繪示應用本發明之發泡材框架之顯示器結構一實施例的剖面圖。顯示器結構200包含發泡材框架100、導光板210、以及顯示面板220。發泡材框架100包含有底板110與側壁120。底板110包含承載部112以及位於承載部112至少一側的抑制部114。側壁120為直立且圍繞於底板110外緣。導光板210放置於承載部112上,顯示面板220設置於發泡材框架100上。
顯示面板220具有顯示區222,承載部112的面積至少等於顯示區222的面積。導光板210上可更設置有光學膜片230。發泡材框架100的側壁120具有支撐部122,顯示面板220設置在支撐部122上。為使得抑制部114的反射率小於承載部112的反射率以解決漏光的問題,抑制部114的厚度h1小於承載部112的厚度h2。抑制部114與承載部112之間具有段差g,其中段差g為至少0.2公厘。導光板210與抑制部114之間具有空氣層。
同時參照第3圖與第4圖,其中第4圖為第3圖中之顯示器結構200中之發泡材框架100與導光板210的上視圖。承載部112的面積對應於顯示面板220上之顯示區222的面積,導光板210放置於承載部112上,承載部112與側壁120之間透過抑制部114連接。顯示器結構200更包含有光源240。光源240位於導光板210一側,抑制部114位於光源240對側以及光源240的相鄰兩側。換言之,發泡材框架100之底板110對應於顯示區222以外的區域,除了光源側之外的厚度均被壓縮作為抑制部114,藉以減少抑制部114的反射率,以解決顯示區222邊緣漏光的問題。
由上述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可知,應用本發明具有下列優點。使用發泡材框架取代傳統的鐵框及膠框,可以有效達到輕量化與窄邊框的要求,另藉由壓縮顯示區外緣之底板的厚度,使得抑制部的反射率小於承載部的反射率,以解決顯示區邊緣漏光的情形。
雖然本發明已以一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發泡材框架
110...底板
112...承載部
114...抑制部
120...側壁
122...支撐部
200...顯示器結構
210...導光板
220...顯示面板
222...顯示區
230...光學膜片
240...光源
h1、h2...厚度
g...段差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詳細說明如下:
第1圖為本發明之發泡材框架一實施例的剖面圖。
第2圖為一種發泡材之厚度與反射率的關係圖。
第3圖繪示應用本發明之發泡材框架之顯示器結構一實施例的剖面圖。
第4圖為第3圖中之顯示器結構中之發泡材框架與導光板的上視圖。
100...發泡材框架
110...底板
112...承載部
114...抑制部
120...側壁
h1、h2...厚度
g...段差
权利要求:
Claims (10)
[1] 一種發泡材框架,用於一顯示器結構中,該發泡材框架包含:一底板,該底板包含一承載部與位於該承載部至少一側之一抑制部,其中該抑制部之反射率小於該承載部之反射率,該承載部的面積至少等於該顯示器結構之一顯示區的面積;以及一側壁,直立於該底板外緣。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發泡材框架,其中該抑制部之厚度小於該承載部之厚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發泡材框架,其中該抑制部與該承載部之間的段差為至少0.2公厘。
[4] 一種顯示器結構,包含:一發泡材框架,包含:一底板,該底板包含一承載部與位於該承載部至少一側之一抑制部,其中該抑制部之反射率小於該承載部之反射率,以及一側壁,直立於該底板外緣;一導光板,設置於該承載部上;以及一顯示面板,設置於該發泡材框架上,該顯示面板具有一顯示區,該承載部的面積至少等於該顯示區的面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顯示器結構,其中該抑制部之厚度小於該承載部之厚度。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顯示器結構,其中該抑制部與該承載部之間的段差為至少0.2公厘。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顯示器結構,更包含一光源,設置於該導光板一側,該抑制部位於該光源對側。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顯示器結構,更包含一光源,設置於該導光板一側,該抑制部位於該光源相鄰兩側。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顯示器結構,其中該導光板與該抑制部之間具有一空氣層。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顯示器結構,其中該側壁具有一支撐部,該顯示面板設置在該支撐部上。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8531624B2|2013-09-10|LCD device
US8388211B2|2013-03-05|Display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9436051B2|2016-09-06|Display device
US9128318B2|2015-09-08|Display device
US20170263649A1|2017-09-14|Display Device
US8905615B2|2014-12-09|Light source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9057900B2|2015-06-16|Display module
US8833998B2|2014-09-16|Backlight module for providing light to a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with
TWI459091B|2014-11-01|背光模組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TW201439648A|2014-10-16|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及其應用
TWI483044B|2015-05-01|供支撐導光板用之支撐件,以及使用此支撐件製成之背光模組、顯示模組及顯示裝置
US9341892B2|2016-05-17|Back plate,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back pl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9097407B2|2015-08-04|Slim border design of display device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US11209696B2|2021-12-28|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apparatus
TWI485478B|2015-05-21|具反射層之背光模組及其顯示裝置
US9983426B2|2018-05-29|Display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display module
WO2016127621A1|2016-08-18|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TWI459077B|2014-11-01|發泡材框架及應用其之顯示器結構
JP2014134761A|2014-07-24|表示装置
JP2009128394A|2009-06-11|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バックライトシャーシ
US9165486B2|2015-10-20|Back plate for use with a backlight module, a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2202915A|2022-01-16|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TWI719596B|2021-02-21|顯示器
TWI396894B|2013-05-21|液晶顯示裝置
US9326393B2|2016-04-26|Display apparatus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CN102573381A|2012-07-11|
TWI459077B|2014-11-01|
US8794814B2|2014-08-05|
CN102573381B|2014-10-29|
US20130128616A1|2013-05-23|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KR100943632B1|2003-02-28|2010-02-24|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액정표시모듈|
KR100971953B1|2003-10-07|2010-07-23|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화면 주름현상의 개선을 위한 액정표시모듈|
US7832916B2|2004-06-21|2010-11-16|Idemitsu Kosan Co., Ltd.|Back chassis integrating reflector, back ligh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WI327667B|2006-08-18|2010-07-21|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Backlight module|
TWI357520B|2007-06-05|2012-02-01|Au Optronics Corp|Lcd module, frame assembly and holder thereof|
CN101067693B|2007-06-13|2010-06-09|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液晶显示模块、框架组件及其支架|
TWM331123U|2007-08-24|2008-04-21|Coretronic Corp|Backlight modul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201170823Y|2008-02-28|2008-12-24|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液晶显示模块|
CN101676772A|2008-09-19|2010-03-24|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组|
JP5436935B2|2009-05-28|2014-03-05|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液晶表示装置|
TWI442138B|2010-04-14|2014-06-21|Au Optronics Corp|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模組|
KR101688042B1|2010-05-28|2016-12-20|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백라이트 유닛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I451169B|2011-08-04|2014-09-01|Au Optronics Corp|背光模組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法律状态: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TW100142370A|TWI459077B|2011-11-18|2011-11-18|發泡材框架及應用其之顯示器結構|TW100142370A| TWI459077B|2011-11-18|2011-11-18|發泡材框架及應用其之顯示器結構|
CN201210022088.8A| CN102573381B|2011-11-18|2012-02-01|发泡材框架及应用其发泡材框架的显示器结构|
US13/443,224| US8794814B2|2011-11-18|2012-04-10|Foaming material frame and display structure using the same|
[返回顶部]